close

火鍋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總之它在清朝乾隆年間,已在民間盛行多時。火鍋的特色就是邊煮邊吃,鍋具本身通常具有保溫效果,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鍋內的火鍋料和湯結一。

 

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片、海鮮、蔬菜、豆製品、菌菇類、蛋類製品等,將其放入特製的高湯鍋底燙熟後食用,有還會蘸上調料一起食用。

 

火鍋在台灣已經多元地發展,除一年四季皆宜的麻辣火鍋、唰唰鍋等,還有針對冬令進補羊肉爐、薑母鴨、燒酒雞知名食品。在這裡,我先來說說麻辣火鍋及唰唰鍋吧!

 

這兩間麻辣火鍋店位置靠近民生東路與吉林路口,有趣的是兩家只是斜對面而已,『史記』開店的歷史較悠久,而『這一鍋』吉林店是今年才開出,同樣是提供單點菜單的餐廳。以鴛鴦鍋來說;兩家各有所長,略過麻辣鍋的部份,『史記』只有酸菜鍋的選擇,『這一鍋』則可以選擇酸菜或老火湯。價格方面,兩邊不相上下,結帳時每人的平均消費約在台幣捌佰元至壹仟圓間,差價就在肉品的選擇上。

 

服務方面,兩邊各有利弊,『史記』的座位安排不是很理想,我了解商人逐利的行為,總希望為自己的事業謀求最大利益,但五個人坐四人桌,讓第五個人坐在靠走道邊上,或是讓兩組客人﹝四人及二人﹞併桌坐六人桌等是讓我比較不能接受的,畢竟它不是間平價消費的餐廳,消費者會希望得到平等的待遇。而『這一鍋』吉林店的服務很有禮貌可是不純熟﹝假以時日應該會有改進﹞,桌跟桌都有隔間分開呈包廂狀,也有布簾遮住走道,私密性較佳,坐位也比較寬敞,缺點是布簾同時擋住服務生跟客人的互動,建議加裝服務鈴,如此才不會需要服務時找不到人的情況。

 

『史記』

史記-001.jpg 史記-002.jpg 史記-003.jpg 史記-004.jpg 史記-005.jpg

史記-006.jpg 史記-007.jpg 史記-008.jpg 史記-009.jpg 史記-010.jpg

史記-011.jpg 史記-012.jpg 史記-013.jpg 史記-014.jpg 史記-015.jpg

史記-016.jpg 史記-017.jpg

 

『這一鍋』

這一鍋-008.jpg 這一鍋-007.jpg 這一鍋-001.jpg 這一鍋-002.jpg 這一鍋-003.jpg

這一鍋-004.jpg 這一鍋-005.jpg 這一鍋-006.jpg

 

再說到涮涮鍋(日式涮鍋)吧!它是一般中式火鍋中較為簡單的吃法,口味上也比較清淡。通常是一個人有一個專用的小鍋,多以昆布高湯為湯底,有時候所使用的湯底會是用柴魚或雞骨、大骨去熬煮後再加以調味,依個人喜好川燙各種肉類食用,並搭配其它像是蔬菜、菌菇、豆腐等食材。涮涮鍋的源起自二十世紀初期佔領中國東北地方的日本人將當地涮羊肉的烹飪方式帶回日本,不過現在涮涮鍋的內容已經大異其趣。早期是涮牛肉薄片,現在已發展成涮各種肉類薄片或海鮮。

 

這間位於大安路的『橘色』涮涮屋,同樣也是提供單點菜單的餐廳,每人的平均消費也差不多在台幣捌佰元至壹仟圓間。網路上對它的評介多為正面,單我個人也是造訪多次,最喜歡最喜歡的是最後的雜炊。

 

IMG_3604.JPG IMG_3595.JPG IMG_3628.JPG IMG_3625.JPG IMG_3607.JPG

IMG_3608.JPG IMG_3609.JPG IMG_3623.JPG

 

 

 

繼續閱讀:http://tsai914.pixnet.net/blog/post/46580332-滿足享用火鍋的口慾但又要兼顧健康?/

 

  

 

   

 

 

 

 

 

                

arrow
arrow

    Joyce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